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明确了新目标新任务,提出了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必须要遵循的原则,为推进“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实施指明了方向。这其中,必须遵循“坚持系统观念”的原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首次提出,意义重大。对此,具体实践中必须认真贯彻,切实加以落实。
第一,要牢固树立坚持系统观念的重要思想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五个原则”,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的原则。在这里,让人耳目一新的提法就是“坚持系统观念”原则。中央宣讲团成员彭清华同志在解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时提到:“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的‘坚持系统观念’是首次提出,这是我们党在总结实践基础上作出的重大理论概括,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大亮点。”
对必须遵循坚持系统观念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建议》稿作说明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根据新的实践需要,形成一系列新布局和新方略,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这个过程中,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这说明,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直在坚持以系统观念为指导,“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
应该说,这次五中全会提出的坚持系统观念的原则,是我们党在理论指导实践上的又一个重要理论思想宣誓,进一步明确、强化和丰富了我们党的理论武库和理论指导。对此,作为每一位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政治敏感性和高度自觉性,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坚持系统观念”的原则和思想,对“坚持系统观念”进行深入学习、理解、掌握和运用,切实把“坚持系统观念”作为新时代和新时期研究、谋划和设计、推进各项工作的重要遵循和重要指导。
第二,要充分认识坚持系统观念的时代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错综复杂,必须从系统观念出发加以谋划和解决,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了坚持系统观念的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重大历史意义。
当前,国际形势异常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十分严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任务相当繁重,如何以“坚持系统观念”为遵循,用新发展理念协调推进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格局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用“系统观念”来思考问题、研究政策、推进工作,才能使工作落实更具有科学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我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针对这种“突发”性的公共卫生安全重大事件,在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赴武汉考察疫情防控时提出的树立“全周期管理”重要指示精神,着力加强前期决策、中期应对、后期收官的闭环体系建设,科学有效地控制住了疫情,为全国和世界新冠肺炎疫情有效防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做法。这种“全周期管理”,就是“坚持系统观念”的具体体现。反之,有的国家缺乏“系统观念”思维和举措,疫情出现了严重“失控”,造成了“天灾人祸”的深刻教训。
第三,要正确把握坚持系统观念的科学内涵
坚持系统观念,首先要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其精神内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系统观念,就是要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可以看出,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整体性,这是坚持系统观念的核心要义和关键环节,对此,必须在运用过程中认真加以把握。
从概念方面讲,所谓系统,就是若干有关事物或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相互联系的。这是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的观点。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装和科学指导的执政党,就应该放眼全局,统筹思维,善于从整体上、全局上把握问题,全面而不是片面地、系统而不是零碎地、联系而不是孤立地思考事物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律,在普遍联系的思维架构中处理好具体问题,进行谋篇布局。
正确理解和把握坚持系统观念的科学内涵,在贯彻落实和具体运用中,要着重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及其内部的重要关系。一是战术与战略的关系;二是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三是近期与长远的关系;四是个件与整体的关系。这四个方面的关系特别是其内部的相互关系,是践行和落实坚持系统观念应该首先处理好的关系,尤其是它们二者之间的内部关系和辩证关系。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才能科学地把坚持系统观念的原则真正落到实处。
第四,要切实做好坚持系统观念的结合文章
“十四五”时期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多系统性工作摆在了我们面前,使命重大,任务繁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坚持系统观念与各项工作推进的结合文章,强化系统观念指导,做到事半功倍、卓有成效地抓落实。在思想和行动上,要认真而坚决地、科学而有效地坚持系统观念的理论指导和具体运用。
在具体实践中,除把握坚持系统观念的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和整体性等关键环节和要义之外,特别需要注意避免在具体工作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形式主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等与系统观念格格不入的问题,切实做到全面、系统、辩证地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强化工作的关联性和整体性,尤其要防止和避免碎片化、盲目性、机械教条、简单化地推进工作的问题。
比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十四五”规划一开局就在实践层面拉开了推进乡村振兴的序幕,这就很需要用“系统观念”作指导去研究去推进。在具体实践中,应该把乡村振兴的“二十字”方针和“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加以系统地通盘考虑,力争通过乡村振兴让农村百姓过上像城市人一样的“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既“安居”又“乐业”,二者不可偏颇。这其中,要系统地考虑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问题,坚持对标城市的问题,坚持战略性布局与战术性推进有机结合的问题,坚持多元主体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的问题,以及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推进的问题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科学统筹乡村振兴工作,避免出现“挂一漏万”或“眉毛胡子一把抓”等推进思路、路径和举措不符合“坚持系统观念”要求的事倍功半的突出问题。
(作者系市第一书记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
来源:琅琊新闻网 编辑:刘玉刚